水務常識|沉淀池到底有哪些形態?發表時間:2022-04-22 16:10作者:弗朗 無論是洗砂還是選礦,廢水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,特別是在環保日益嚴厲的當下。對這兩種作業了解的朋友,一定對沉淀池不陌生。它是利用沉淀作用去除廢水中懸浮物,凈化水質的設備。按照初次沉淀池的形狀和水流的特點,國內通常將初次沉淀池分為平流式、豎流式、輻流式及斜板管式四種。 1、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長方形,廢水從池的一端流入,水平方向流過池子,從池的另一端流出。在池的進口處底部設貯泥斗,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,傾向貯泥斗。 優點: 1)沉淀效果好; 2)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強; 3)施工方便; 4)多個池子易于合為一體,節省占地面積。 缺點: 1)池子配水不易均勻; 2)采用多斗排泥時,每個斗需要設單獨的排泥管,各自排泥,操作量大; 3)采用連帶刮泥機排泥時,其支承件和驅動件都浸于水中,易銹蝕。 適用條件: 1)適用于地下水位高,以及地質較差的地區; 2)適用于大、中、小、型污水處理廠。 2、豎流式沉淀池 池型多為圓形,亦有呈方形或多角形的,廢水從設在池中央的中心管進入,從中心管的下端經過反射板后均勻緩慢地分布在池的橫斷面上,由于出水口設置在池面或池墻四周,故水的流向基本由下向上。污泥貯積在底部的污泥斗。 優點: 1)無機械刮泥設備,排泥方便,管理簡單; 2)占地面積小。 缺點: 1)池子深度大,施工困難; 2)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差; 3)造價較高; 4)池徑不宜過大,否則布水不均。 適用條件:適用于處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處理廠(單池容積一般小于1000m3)。 3、輻流式沉淀池 輻流式沉淀池是一種大型沉淀池,池型多呈圓形,小型池子有時亦采用正方形或多角形。池的進、出口布置基本上與豎流池相同,進口在中央,出口在周圍。但池徑與池深之比,輻流池比豎流池大許多倍。泥斗設在池中央,池底向中心傾斜,污泥通常用刮泥(或吸泥)機械排除。 優點: 1)多為機械排泥,運行較好,管理較方便; 2)機械(刮)排泥設備已趨于定型; 3)結構受力條件好。 缺點: 1)占地面積大; 2)機械排泥設備復雜,對施工質量要求高。 適用條件: 1)適用于地下水位較高,及工程地質條件較差地區; 2)適用于大中小污水處理廠。 4、斜板管式沉淀池 斜流式沉淀池是根據淺池理論,在沉淀池的沉淀區加斜板或斜管而構成。它由斜板(管)沉淀區、進水配水區、清水出水區、緩沖區和污泥區組成。
優點: 1)沉淀效率高,停留時間短; 2)水力負荷高,為其他沉淀池的一倍以上; 3)占地面積小,節省土建投資。 缺點: 1)斜板管式設備在一定條件下,有滋長藻類等問題,維護管理不方便; 2)排泥有一定困難; 3)斜板和斜管容易堵塞。 適用條件:適用于城市污水的初沉池。 超聲波污泥界面計 上一篇雷達流量計的安裝指南
|